网友上传     将xixixi.com添加到收藏夹
嘻嘻嘻搞笑网  
 首页 | 搞笑图片 | 搞笑视频 | 笑话幽默 | 谜语大全 | 歇后语 | 成语解释 | 周公解梦 | 名人名言 | 
嘻嘻嘻搞笑网 > 笑话幽默 > 爆笑网文 > 正文

央视名嘴“涨价”凭什么

http://www.xixixi.com        嘻嘻嘻搞笑网     [字号: ]
日前,央视评选出2003年度“十大优秀栏目主持人”,并为这些他们补发了特殊津贴,每人每月1万-1.5万元。这样,加上平时的工资奖金、每年一万元的化妆费等综合性收入,名嘴们每人年均收入都有一二十万元,《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更是以年收入28万元排在首位(见7月4日《京华时报》)。

  本来,央视名嘴们大把挣钱应该是可想而知的情理中事。按照白岩松的“狗论”,他们就好比是一条条名狗。名狗在宠物市场上当然也要比普通的狗们值钱多了。一条所谓的“松狮犬”据说要卖到30万,而我老家的土狗30元一只都没人要。通俗地说,这就是“物以稀为贵”、“人出名赚钱”呗!人家是“物有所值”,因此外人也犯不着眼红。不过,这里还是有必要追问:他们凭什么“涨价”?依据在哪里?

  因为按照白岩松的“狗论”,这些名狗们本来也并非有名,而是“把一条狗拉进央视的演播室,然后在黄金时间连播它一个月,这之后,这条狗就成为中国的一条名狗”了。也就是说,换条“狗”上去,衣冠楚楚地坐在哪里,嘴皮一翻,也可以名动天下、身价百倍。因此,到底是这些“名嘴”值钱还是央视的岗位值钱,在这里就成了问题。天底下的“狗”多了去了,但是央视却只有一家;而不管是怎样一只“狗”,只要他(她)的屁股能坐到这个别无分店的岗位上,就能捧金饭碗、拿高工资。问题就在于:为什么偏偏是他白岩松而不是“黑岩松”,是她王小丫而不是“李小丫”呢?

  这就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区别。好比这里有一间屋,外面的人都拼命往里钻,当然只有很少的人能钻进去,但一旦钻进去坐稳了就衣食无忧、名利双收。就是在央视内部,也免不了体制内外的区别。据媒体报道,目前央视正式职工编制为2800人,而非正式编制辅助人员却达到4500人。崔永元在《不过如此》一书中透露玄机:“我们电视台的人数不好统计,你像一般干活的各个岗位大概有25人,但是吃盒饭的有140 多个人,发奖金的时候有2200人。”体制内外的员工待遇当然是天渊之别。读过白岩松那本《痛并快乐着》的人就知道,当年他还没出名的时候,在央视评论部当打工仔,没住房没福利,租住的平房甚至不能遮风避雨。而沦为“二等公民”,仍然有那么多“外面的人想冲进去”,一则说明了央视待遇之丰厚,即使用等而次之的条件也可以引得群贤毕至;二则说明了体制内饭碗之诱人,众多打工仔们卧薪尝胆还不是期望有朝一日能修成成果被央视吸纳,甚至当上“名狗”。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央视在电视行业里的垄断地位。尽管全国的电视媒体成百上千,然而全国性的“航空母舰”却独此一家。垄断地位必然产生垄断利润。仅在2003年度央视广告收入就进账75.3亿元,占据了电视行业半壁江山。央视体制内岗位待遇丰厚可想而知,而名嘴们“涨价”很难说不是这种体制内优势的反映。而与此相映证,电信、银行、石化、电力、烟草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准,也遥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有人拿香港媒体甚至美国媒体的名嘴年薪来对比,以证明央视名嘴们的收入不过小巫见大巫。但是一旦考虑到内地人均收入水准,就会发现这种对比毫无意义。名嘴们在市场上当然也应该有一个不菲的“定价”,然而这种“定价”应该是多少,在央视一家独大、缺乏竞争的前提下就是一个未知数。我们无法证明,他们20多万的年收入有多少可以归因于市场因素,又有多少来源于这种垄断行业的体制性因素。这就是央视名嘴“涨价”的合法性难题。
·上一篇笑话:关于解聘韩乔生同志的通知
·下一篇笑话:千万别娶城里的女人
 收藏此页 到:   
【上传:佚名】【文章来源:本站整理】[字号: ]【打印】【关闭

 笑话大全栏目导航
 现代笑话 古代笑话 恐怖笑话 夫妻笑话
 愚人笑话 民间笑话 儿童笑话 校园笑话
 家庭笑话 爱情笑话 名人笑话 政治笑话
 军事笑话 法律笑话 宗教笑话 电脑笑话
 职场笑话 医疗笑话 体育笑话 酒醉笑话
 餐饮笑话 交通笑话 经营笑话 国外笑话
 鬼话笑话 爆笑网文 英语笑话 顺口溜
 幽默词典 搞笑造句 趣闻趣事 阿凡提
无标题文档

xixixicom@hotmail.com

嘻嘻嘻搞笑网 Copyright © 2009-2010